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用好“大数据”,让反腐“组合拳”更“狠”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常金沙
2018-10-08 14:46:00 
分享:

  针对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哈尔滨市创新技术手段,持续推进“大数据”反腐促廉,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好环境,并入选了中纪委监督执纪问责信息管理系统试点。

  有人说,“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如今,“大数据”是一个热门话题,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正在让这个时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大数据”应用,无所不在,反腐也正由此开启着一个新的时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哈尔滨“大数据”反腐:贪官给11套房交水电气费被揪出;贪官从坐经济舱变成频繁乘坐头等舱被显原形;基层蚁贪“雁过拔毛”套取扶贫资金被发现。安徽“大数据”反腐:2位厅干落马,10名县处干部被查。近年来,全国各地类似依托“大数据”的反腐实践,可谓捷报频传。

  反腐涉及到方方面面,就其重点而言,是各级官员。这些年,在反腐制度建设上,从中央到地方,都不乏卓有成效的创新之举,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不讳地说,由于种种原因,反腐仍时有“发力不足”之嫌。

  比如,官员财产等个人事项申报制度,每年,各级都要求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进行个人事项申报,并按一定的比例对其申报情况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对拟提拔的干部,还实行“逢提必核”。这对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边腐边升”,作用就不可小觑。

  但因为核查的面方量大,难以实现全覆盖,仍有大量漏网之鱼。比如今年被查处的“严书记”,等贪官,云南那位受贿100套房+100个车位的“双百院长”王天朝,就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出事”前的巨额财产,并没有被发现申报制度。而如果交给可靠的“大数据”去核查,问题就简单多了。

  再比如,公共采购,历来是腐败的一个关键风险领域。资料显示,全球政府每年通过合同支出约9.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5%。但在参与开放数据指数调查的120个国家中,只有不到10%的国家能够提供优质、及时且计算机可读取的政府合同数据。据估计,政府每年用于建筑施工的7万亿美元中,有10%-30%因腐败而损失。

  我们在公共采购上,虽然也有不少这样那样的制度,但长期以来“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一直广受社会舆论诟病。导致这一畸形公共采购乱象的原因之一,便是采购程序的不透明和信息存于“孤岛”,不能运用“大数据”管理采购事务。如果统计一下由此腐败导致的财政损失,想必数字也是非常惊人的。

  “大数据”反腐,是时代的必然,也为反腐提速增效提供了可能。这里面既包括用好用活传统反腐手段。更包括以积极的姿态,创新的实践,迎接“大数据”反腐时代,这决定着反腐的成效。这对那些潜在的贪官,尤其是在反腐高压之下,仍不收敛、不收手的官员,更具震慑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数据的创新应用,为纪检监察机关拓展了新的手段。

  在用好传统反腐手段的同时,今天,反腐已由“人在看”变成了“云在算”。而用好“大数据“反腐这把“利剑”,重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打破信息壁垒,在确保信息安全、真实有效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共享。“大数据”反腐,大有文章可做。

  可以坚信,只要顺应时代潮流,各方密切配合,生产、分享和应用好大数据,全力推动数据驱动型反腐,反腐的“组合拳”就一定会打得更快、更准、更狠,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常金沙)

关键词:大数据,反腐,作风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