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网络募捐,仍需一道规则的防火墙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魏英杰
2018-05-25 09:13:26 
分享:

  河南太康三岁女孩王凤雅被确诊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其母为她在水滴筹等网络平台筹了至少15万元,但网友发现,这些善款并没有被用来救治王凤雅,而是用来给她哥哥到北京做兔唇手术。近日,王凤雅不治离世,其家人行为也引起网友愤慨。

  这其实是一起双重悲剧。据介绍,王凤雅刚被确诊时,仍有治愈的可能,相关报道却指出,其家人一再拖延治疗。在相关描述中,她母亲一边在网上到处筹款,另一边却只是带她到乡镇卫生院挂盐水,让人心寒。但是,这里头的是是非非,以及家属的心理感受,可能要比网友想象的复杂。

  比如,最新消息称,王凤雅家人为其在网上募捐所得仅3.8万余元,而不是网传的15万元,而且也不存在拿善款为哥哥治疗兔唇的事情,哥哥的手术费用实际上是由嫣然基金支付的。

  如果王凤雅的家人冷血到不仅没有把捐款用于为她治疗,反而利用她来进行网上募捐,把这称作骗捐、诈捐都不为过。只是这里并不排除一种可能,即王凤雅的病情已经恶化到无法治疗,所以她的家人停止了继续治疗。还有一种可能,王凤雅家人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要欺骗网友,只是随着对病情的了解,以及拿到捐款后,心理发生了变化。由于王凤雅的不幸离世,这家人如今陷入巨大纷争之中,在网上备受谴责,这何尝不也是一种悲哀。

  这也反映出网络平台的募捐规则存在一定漏洞。如果相关规则更严密一些,是有可能防范类似情形的。在捐赠人与受捐者之间,应该有一道规则的防火墙,这样才能保障捐赠人的爱心不被利用和欺骗,也才能防范受捐者因为种种原因不当使用捐款,或者恶意侵吞善款。

  如何既方便快速地把善款交给急需的受助人,又能够防范善款被挪用侵吞,确实是眼下一个普遍难题。款打得慢了,捐助对象可能得不到及时救助,网友也要责备平台动作迟缓、效率低下;款直接打到捐助对象账户,又很难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迫切所需的地方。此外,把钱打到医院账户也可能产生新的麻烦和问题,而且医院也未必愿意担负起这个责任。

  所以,在捐助者、受助人、募捐平台三者之间,其实还应有一个第四方角色的介入,比如慈善公益组织。募捐平台只是一个撮合机制,为网络募捐提供技术服务,不宜同时扮演慈善组织的功能。慈善组织介入其中,一方面对受助人的需求更了解,另一方面也可对捐款进行有效监督。只不过,慈善组织对募捐进行审核与监督,但不能直接掌握善款,这样才能形成各方互相监督的机制。

  王凤雅的悲剧也提醒了一点,由捐助人直接打款给受助人的做法并不值得推荐。因为捐助人往往没有能力去验证募捐的真实性,也没有精力监督善款的使用,而在碰到捐款可能遭遇不当使用时,却容易受情绪鼓动去谴责受助人,这样又可能对受助人造成伤害。也许这次对王凤雅家人的谴责是正当的,但在别的事例中,很难说把怒火发泄在受助人及其家属身上就一定是正确的。

  据悉,当地警方调查后认为,此事不构成刑事案件,目前正在做家属工作,让家属退还募捐款。这也表明,网络募捐发生的许多情形仍处于法规模糊地带,这更需要借助规则的约束力,才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魏英杰)

关键词:网络募捐,规则,防火墙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