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面对媒体,领导干部绝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

来源: 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作者:秦悦 2016-11-28 16:43:0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记者采访群众集中反映的某行业问题时,他多次联系某主管部门“一把手”,“一把手”坚决不接受采访,将任务推给了副职。结果副职出面也就敷衍几句,涉及深层次问题时,一头扎进车里,再也不肯出来。面对媒体,他们有的“沉默是金”,有的“犹抱琵琶”,有的避重就轻甚至文过饰非……于是乎,各种传言、猜测满天飞,“百口传说一句话,芝麻粒儿磨盘大”。(《人民日报》11月27日)

  一直以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并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各级行政机关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道路上一直积极探索,努力作为,切实保证群众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只是,当猜测和传言一点点令公权力“蒙羞”时,人民赋予干部更多的发言权和行动力,干部为何就不能好好说话、“阳光”一点?

  从古至今人无完人,在带领人民群众共奔小康的道路上走过弯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才是恰当之举。然而,当群众所想没有化成干部的内心所急,群众所急没有带给领导求变求发展的动力,干部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时,沉默将会不值一文,犹抱琵琶所显现的也并非朦胧的唯美而是责任与担当的严重缺失。

  人民群众有权知情,与此对应,领导干部也有义务还原一个明了的事实真相,躲避一次或许是侥幸,隐瞒一次也可能让事态暂时平息。但在一次次“犹抱琵琶”过后,扪心自问,是否真的能心安理得?是否真的不会“面红耳赤”?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是否真的不会心有余悸?“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并非滑稽之谈,长此以往,什么才能支撑起干部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干群“鱼水情谊”何以维系?政府的公信力将受到重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决心走上为国为民服务的道路就要时刻做好应对所有突发事件的准备,切实树立责任和担当意识并有所作为。群众不求全责备,干部也不能遇事就上演你推我搡、闭口不言的“踢皮球”游戏,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正道。与此同时,这也警示广大干部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三思而后行”,将正能量发挥到极致。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应以主人翁和建设者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不随意揣测不明确事件,不散布扰乱社会秩序的传言,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武断,为干部正视错误和纠正错误多留一些空间,干群一心,才会给干部多一些主动作为的安全感。

  正值祖国奋斗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应高高在上、仅仅是部分领导干部写在本子里的箴言。真正让它落地生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公权力多出来“晒太阳”,才是“人民公仆”四个字展现出来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领导干部,公权力,媒体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