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e观沧海]向总理看齐,多一些临时停车

长城网 作者:高永维 2016-08-25 15:30:5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8月22日傍晚,即将结束江西一天考察行程、返回瑞金驻地的途中,李克强总理突然要求在路边的一片稻田旁临时停车。他下车后沿着弯曲的乡间小路,迈过田间的沟沟坎坎,在一处田埂上蹲下身来,仔细察看水稻的长势。(8月23日中国政府网)

  本不在行程安排之内,总理却突然要求停车,下车之后察看粮食长势和农田小水利设施,还与村民兴致勃勃地拉起家常,了解农民对相关政策的真实意见。在这场“临时停车”的小型专题调研中,总理既听到了基层群众的心声,同时也为广大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调研课。

  制定的政策符不符合实际,工作的举措是不是切实可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充分的调研,调研是各级领导干部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然而,实际工作当中,一些领导干部每年调研的次数、行业和地方不少,了解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却不多,究其原因就是把调研走了过场,没有用心用力去调研。

  调研看似风风火火,实则却效果不佳,无外乎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不把调研当了解情况的途径,却视调研为一项工作任务,于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开展,根本不在乎调研的结果如何,只是想着写工作总结时多个亮点,为什么调研、调研什么、怎么调研一概不知,如此调研只能是劳民伤财。第二种是调研之前打招呼,调研之时看“景点”。很多领导干部习惯于调研之前先打招呼,给下级单位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调研的时候就是听一听汇报,到早已安排好的考察点转一转,甚至干脆坐在车上走马观花,这样的调研往往是蜻蜓点水,看的都是准备好的“盆景”,很难掌握真实的一手材料。第三种是调研没有方法,吃力却不讨好。有些领导干部对调研格外重视,也确确实实想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虽然鞋子也沾了泥,身上也有了土,可到头来却还是被“糊弄”了,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不管具体是哪一种情况,调研工作没有做到位,真实的情况了解得不透彻,制定政策时难免就会有偏差,工作推进时难免就要走弯路。调研是基础性的工作,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最浅显的道理。此次,总理“不按常理出牌”,调研途中要求“临时停车”,到田间地头接地气,和老百姓拉家常,了解了真实的民情和民意,这样的调研方法,值得广大干部学习,也具有启示意义。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作为大国总理,每天日理万机,对于调研工作尚且认真而用心,普通的领导干部更理当向总理看齐,把调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到点上。其实要做好调研倒也不难,关键就在于用心和用情。所谓用心,就是对调研工作切实重视,调研什么、怎么调研要思路清晰,不能脑袋一热“说走就走”,更不能轰轰烈烈地去,毫无收获地回。所谓用情,就是要带着感情调研,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听听老百姓怎么说、怎么想,而不是到选好的地点走马观花,匆匆忙忙地去,又急急促促地回。

  向总理看齐,多一些“临时停车”,尽量躬下身子,尽量放慢步子,调研就接住了地气,调研成果就能正好推动工作开展。

关键词:临时停车,调研,地气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