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瑞耕:春节·春联·文明建设
●储瑞耕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在广大民间有几件必做的事情:亲人团聚,吃饺子,守岁,穿新衣,走亲戚,拜年,当然这些年还加上了看春晚,放鞭炮近年城市里通常有了限制——减少了空气和噪声污染,很好,大家都拥护;不过广大农村放鞭炮还是自由的,仍然沿袭了千百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还有一件事情,城乡各处都有,那就是贴春联,“总把新桃换旧符”。当大红的春联家家户户张贴出来,过年的气氛就扑面而来了。 春联,通常张贴在门的两边,包含浓浓的喜庆贺岁之意。新春联有了新的内容,成为了我们新生活的记录和新心愿的寄托。比如:“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新”。“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五湖四海”。“多劳多得人人乐,丰产丰收岁岁甜。”横批“形势喜人”。“奋发图强兴大业,勤劳致富奔小康。”横批“国富民强”…… 春联是对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联是一个大概念。除了春联,对联在许多情况下仍然是广泛存在的,千百年来的名胜古迹、庙宇祠堂,现实生活的重要活动、文化场所,都会用对联这样一种汉文字形式来表情达意,渲染气氛,传递思想。 年轻人结婚,除了大红“囍”字,就少不了祝贺的对联。比如:上联“天喜地喜催得红梅放”,下联:“主欢宾欢迎将新人来”。就很有意味。 朴实是一种美。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身体等于零,有钱有权有成功没有健康一切空。”横批“健康无价”。初看上去不那么积极大气,然而我们没有办法否定它包含的真理性。 还有一种出现在人们嘴上的,可称“口头对联”。这样的对联需要当事人随机应变,脱口而出,特别显出一种文化智慧。邯郸市魏县野胡拐乡岸上村的红白理事搞得好,老乡们不超标,不攀比。红白理事会会长王永刚的诀窍就是用易传易记的对联,讲道理,提要求:“中华玉溪黄鹤楼,光给东家添点愁。茅台泸州五粮液,不如帮忙更直接。”“死后放炮一万响,不如生前一块糖。” 我说对联、春联是温暖的文明符号,其一它是温暖的,人人看了心里暖洋洋,会产生同感,产生共鸣,产生力量。其二它是文明的,都是弘扬正气、正道、正义、正能量,歪风邪气的东西绝对上不了春联。 包括春联在内的对联,因为文化的内容与活泼的形式已经成为我们文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联这样的文字形式是汉文字之外任何别的民族文字所没有的,英美语言就没有办法写成对联!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对人类文明的特别贡献。 猴年春节将至,对于春联,一切用心的人们,都不妨好好来珍惜,来爱护,来参与,来创作,来繁荣,来发展,把这个温暖的文明符号的有益作用,更加发扬光大。 |
关键词:春节,春联,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