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热点推荐

“雷人标语”治理秸秆焚烧,您怎么看?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5-10-27 08:17:2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连日来,全国多地受雾霾侵袭,秸秆焚烧也再度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花样繁多、含有恐吓意味的禁烧标语也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各地禁烧秸秆田间挂标语:上午烧麦茬 下午就拘留

  10月5日到17日期间,全国有20个省、市、区,一共监测到了862个疑似秸秆焚烧的着火点。从1999年就明令禁止焚烧秸秆,为什么到现在还在烧?

  对于秸秆焚烧这个问题,各级政府的态度应该是非常严厉的,怎么能看出这种严厉呢?在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能够看到不少标语,那么不妨来看几个,有的说“飞机已经上天,地里不准冒烟”、“谁家麦茬谁家管,焚烧拘留加罚款”、“焚烧秸秆危害大,综合利用人人夸”、“上午烧麦茬,下午就拘留”、“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坚决查处第一把火”、“蹲到地里点把火,拘留所里过生活”。从这些口号可以看出来,不仅是坚决,甚至是严厉,甚至是震慑,口号和标语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愿景,是希望不再焚烧了,但是这种愿望和现实之间差距有多大呢?

  雷人秸秆禁烧标语,尴尬了谁?

  让人深觉悲哀

  曾经,亦是如此的歇斯底里——那些岁月虽已逝去,但依旧在时间的年轮里留下了斑斑痕迹。瞧一瞧那些年的计划生育口号:“一人超生,全村结扎”、“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计划生育,丈夫有责”、“能引地引出来,能流地流出来,坚决不能生下来”、“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再细细对照如今禁烧秸秆的标语,虽说已没那么残忍和夸张,但思维逻辑以及给人的直觉印象是不是如出一辙?

  是的,一样的让人感觉不到“程序正义”——拘留或罚款总该有法律程序吧,说拘就拘、说罚就罚,法规的刚性何在?一样的粗暴野蛮——凭什么蹲到地里点把火,就拘留所里过生活?“我”的点火理由说给谁听?一样的浮夸、虚假,是一种语言污染、精神污染——“我”就烧了把草,何以“害人害己害子孙”?假若“我”都吃不上饭了,“综合利用人人夸”又有何用?

  正因如此,才让人深觉悲哀。很难想象,大力提倡为民服务,强调依法治国,物质基础又已极大改善,生活方式也是全球化,以及权利意识更是日益觉醒的今天,一些地方的话语逻辑、思维和行为方式,却依旧停留于那个“野蛮时代”。鉴于此,似乎也就能理解,为何整个社会舆论总是呈撕裂状,公共理性总是难以生成——“以吏为师”的国度,官方口吻有时竟如此冰冷,又何以起到净化作用?而官方思维与民间思维存在如此大的代沟,可不鸡同鸭讲、一地鸡毛?

  乔治·奥威尔说,“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言,而什么样的语言则又会强化最初的原因,导致相同结果的强化”。与此同时,无疑也说明法治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依旧任重而道远。

  真心期待,不久以后,宣传标语中不会再把人民视为“假想敌”,官方的口吻会更加的人性化、具有人情味,整个公共言论空间,充满的是理性、温和和真诚。(刘孙恒)

  有些恫吓的意味

  其实,从这些条幅中我们也读出了这样几条信息,一是当地秸秆就地焚烧现象十分的普遍,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容小觑;二是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确实将这项工作当成是重中之重来抓,而且抓的力度比较大,也十分投入和认真。但是,这些“雷人标语”的背后也让人品出些异样的味道,焚烧秸秆就坐牢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如果真的有人因为焚烧秸秆进了“大牢”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那秸秆仍旧在田地里,仍旧是焚烧的隐患,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么,政府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来实现“禁烧”这个目的呢?

  其实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推广秸秆收割、粉粹机,能够将秸秆就地收割、粉碎,也出台了相关的办法和规定,给农民处理秸秆一定的资金补助,但是,回收、运输秸秆费时、费事,再加上环保理念欠缺,许多地方的农民处理秸秆仍旧是“一烧了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得不想方设法,导致“怪招”频现。因此,问题的症结就在两个地方,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对焚烧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不认头”;一些地方政府治理秸秆焚烧只“堵”不“疏”。

  如何才能理顺这些问题呢?笔者看来,首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宣传,对焚烧秸秆污染危害的广而告之,时时让农民处于教育的环境之下,逐渐转变他们的思想认识,比每时每刻让他们看到“坐牢”、“罚款”等字样,所带来的效果要好得多;二是政府要从制度和规定上找原因,一定要合情合理,合乎实际,从解决农民处理秸秆问题的实际出发,从资金、制度和帮扶上将秸秆回收问题解决好,而不是一味地禁止燃烧,而在帮扶上“瘸了腿”。(孔令晶)

  莫伤害群众感情

  无论哪项工作,也无论负有多么重要的使命,只要失去群众的支持,就必定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河南一农业大县,今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先后拘留了100多人,罚款、训诫数百人。但结果是群众对抗不断升级,冲突此起彼伏,最终该县禁烧工作举步维艰,因效果不佳也被屡屡点名批评。

  秸秆禁烧,非一句标语所能及。秸秆成为“垃圾”,“一烧了之”既省时省力也干净整洁、提升肥力,而摒弃焚烧,其他的替代“出路”只是“表面乐观”。在农村劳力缺乏、粮食价格下跌的现实中,让农民再额外花钱费力去履行环保责任,确实难以实现。

  当下,为政者需从实际出发,从广大农民的心声出发,在困境中重新审视,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寻找平衡,探索合法合情又合理的解决之道,而莫以“恐吓”之势盲目行事。如此行事,不仅难成事,反而会坏事。(付昊苏)

  解决秸秆禁烧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秸秆禁烧难在哪里?传统的秸秆禁烧方式是重“堵”轻“疏”,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甚至还会伤害干群关系。现代的秸秆禁烧处理方式是面临量大且分散难以被集中利用,更面临着高成本低效益的瓶颈。因此,“一烧了之”的行为,既省时省力也干净整洁、提升肥力,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但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灾害事故,明显是弊大于利,实不可取!

  为了让秸秆焚烧得到标本兼治,就需要当政者从实际出发,从广大农民的实际出发,多到基层去了解问题,到一线去推动工作,探索合法合情合理的解决之道,借助科技力量,寻求一种技术先进、操作性强、市场认可、农民接受四方满意的综合利用道路,开创乡村秸秆利用革命,提升秸秆经济价值,让秸秆问题成为一种不敢烧、不能烧、更不想烧的新常态。

  笔者认为,秸秆“禁烧”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对待秸秆焚烧现象,只有辩证对待,疏堵结合,既给予充分理解帮助,又加强监督检查,才能真正让农民不愿烧,不仅助农民节支增收,还可还天空一片蓝天白云。(凌月)

  (据央视、新华社、中国网、红网等)

关键词:秸秆,焚烧,标语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