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社会实践“糊弄”了谁
伴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总有各式各样的“求社会实践证明”甚至“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帖子扑腾在网络世界,以及各种实践活动过度热衷于见诸报端,我们在经历着这一切的时候也禁不住扪心自问,这样的实践活动以及动机和行为到底离我们的初心还有多近,联想到之前媒体报道的“短期支教”所呈现的种种弊端,“变味”的社会实践何去何从?这已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引发社会的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立的初衷绝对无可厚非,乃是通过这样的一个途径让大部分在课堂上的青年学子体验社会、感知国情,在实践中历练,在实践中成才,增长在学校无法体验到的见识,但是这种活动如今却惨遭“异化”,总有很多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却在开学之际随便“开个证明盖个章”应付完事;总有很多学生并不认真调查研究就从网上剪切一份报告敷衍塞责;也总有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扛着大旗喊着口号,然而最后却只是拍几张合影然后回家。诚然,这虽是小部分个案并不能遮掩社会实践的巨大效果,但问题的出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全社会依旧有很多功课需要补上。 对于广大青年学生而言,一定要弄懂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评优为了加点分,如果摆脱不了功利色彩,那还是别去了吧。为了个人所谓的成长,而打扰别人相对宁静的生活,甚至踩着别人灵魂的灯塔以提高个人的加分项实在是无意义之举。大学生社会实践出现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的种种弊端,固然有学校考核机制心态的折射,也与简单的量化评价机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莫大联系,但是作为社会最活跃群体的青年,如果不能在复杂纷繁的社会表象下保持一丝纯洁,坚守一份执着,而是过早学会应付了事、过早习染弄虚作假,过早沾染急功近利,那么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呢? 社会实践是需要理想主义情怀和奉献精神的一次洗礼,笔者曾多次参加暑期实践活动,一个最鲜活的感受就是,我们在这种成就自我、体验社会的过程中内化自我的心境是一种绝佳的体验,能够感受被人需要;能够增进他人协作,试想,当你面对一群对你饱含期待与信任的孩子们,你还会去计较这次实践活动能带来几分的加分项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变味”的社会实践最终只能毁了那些自以为参加了“实践”的学生们,唯有真正珍惜机遇,带着感恩与纯粹心态上路,把社会实践真正当做锻炼自我、成就青春的舞台,那样才不会辜负这堂社会大课堂的本质内涵,也只有这样,每一个人才能兑现“在实践中成长”的青春誓言。 |
关键词:社会实践,变味,糊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