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高考,公平是其第一要义。替考,不仅是对十年寒窗的其他学子极大的不公,也涉嫌违法犯罪。17日,媒体曝光了一起跨越河南、湖北两省的有组织高考替考案,引发广泛关注。截至18日,有关部门已排查出疑似被替考生7人。截至6月18日,河南高考替考事件调查工作已有了实质性进展:通许、杞县已经排查出疑似被替考生7人,其中通许县4人、杞县3人。目前,被替考生及其家长正在接受警方查实认证,对于两县的全部监考人员也正在进行排查。公安部门已对有关人员采取了相应措施,同时派出警力抓捕参与该案的违法犯罪分子。河南省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彻底查清被替考生、替考“枪手”、替考组织者、参与的监考人员以及被替考生家长的情况。 …[详细]
揭秘河南高考替考事件
“枪手”价格:一本三万二本两万重点五万
  高考前几个月,在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教学楼的厕所里,出现了招募高考“枪手”的小广告。广告留下的是同一个手机号码。打通这个号码之后,一个自称是李老师的人提出了应聘“枪手”的条件。李老师说,他会安排高校的大学生做高考模拟试卷来测试能力。只要测试过关,大学生就能成为“枪手”了。 …[详细]
买通关系:打点一个考场起码7万
根据规定,高考每场考试都会更换监考老师,万一被查出代考怎么办?李老师表示,只要买通了主监考,这些都不会出问题。李老师一再表示,只要有重金铺路,层层关系都能打点妥当。在这样一个小县城里,打点一个考场起步7万元。李老师称,他为各类考生提供代考服务已经很多年了,找他的都是县里“有钱人、当官的”。 …[详细]
指纹验证:监考老师发现破绽不阻拦
替考组织者专门为“枪手”准备了一个以假乱真的指纹膜。暗访视频中,第一天考试下午,女枪手一时粗心,将本来应该贴在中指上的指纹膜,错误地贴在了食指上。不管女枪手如何变换手指的姿势,反复按压,验证机都一个劲地报警。监考老师分明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破绽,却还是在女枪手第四次验证指纹时,让使用食指进行验证的女“枪手”通过了验证。 …[详细]
各方回应
教育部:替考大学生将开除学籍
  教育部表示,一经查实,将对此事涉及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对伪造、变更身份证准考证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一律取消本科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并视情节轻重暂停其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3年,对替考的在校大学生,将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详细]
河南:省招办已查出疑似被替考生7人 正调查涉事考生老师家长
河南省招办表示,决心彻底查清被替考生、替考枪手、替考组织者、参与的监考人员以及被替考生家长的情况。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考生将按照教育部33号令严肃处理。对教育系统内部参与作弊人员,一旦查实,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公职。根据报道视频,排查出被替考考生及监考老师。公安机关通过调查涉事车牌号,已经查出考生家长,目前这些人员均在接受调查。 …[详细]
湖北:省教育厅督促高校核查替考者 武汉警方联手彻查替考团伙
武汉警方透露,视案情进展,或将与河南警方联手,彻查这个“替考”团伙。警方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以及高校反馈看,不排除社会人员冒充高校教师招募大学生“替考”的可能。针对报道中涉及自称华中科技大学李老师组织“枪手”参与替考,华中科技大学发表声明称,央视报道提及该校相关教学地点及自称在该校工作的“张老师”,学校将全力支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处理,若查实有学校人员参与,绝不姑息,对这类事件坚决零容忍。 …[详细]
高考舞弊案为何屡禁不止
监守自盗:“内鬼”点中高考监管漏洞
  记者调查发现,高考舞弊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试卷、技术和人。安徽合肥参加今年高考监考的教师王佳认为,“试卷和技术问题都容易解决,最难控制的就是人,系统内部的问题往往难以解决。”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替考案件多发于较为偏远的县市,这些地方法律意识和监督力量都相对薄弱,加之小地方各部门官员接触密切,容易组织起对替考舞弊的保护网。 …[详细]
追逐利益:替考怎成“勇敢者”的游戏?
明码标价让不少人对替考趋之若鹜。曾参与高考舞弊的大学生高天强说,为了归还学费贷款,读书期间他一直琢磨着怎么能快速挣钱。了解到替考的暴利后,明知违法还是决定试试。不少成绩优秀、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之所以甘愿冒着被开除学籍的风险替考,多数怀着像高天强一样的逐利心理,放弃了对法律和道德的坚守。此外,不少参与替考的大学生“枪手”还心怀侥幸。他们认为,既然中介能够买通监考人员,就能确保他们没事。因此,他们即使被抓到也不声张,以便给买考家长留出时间去找人“摆平”。 …[详细]
畸形需求:买考家长弄巧成拙
考生家长是替考得逞的关键环节之一。以往还可通过特招、加分、保送等形式让孩子上大学,但随着高考加分政策“瘦身”、保送名额骤减,一些家长不得不通过“买考”等风险更高的办法帮儿女“圆梦”。一面是望子成龙之心,一面是漠视法律法规之行,家长们饱含期望的良苦用心演变为舞弊行为,让考生们不仅输了学习成绩,在道德品质上也一败涂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买考家长,学校和地方政府也在舞弊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不少地方,高考升学率被政府和学校作为考核“指挥棒”,导致这些地方对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充当起“保护伞”“助推器”。 …[详细]
替考不止 漏洞在哪儿?
高考严不严?
  在相关媒体的报道里,替考的链条十分严密。有人负责物色大学生,甚至会组织替考人员资质测试;有人负责做监考老师的工作,让他们在明知可能有假的情况下仍然放行;有人负责联系家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接替考人员。于是,照片可以造假、指纹可以造假,连考生本人都造了假。在高考严肃的外衣下,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小动作?“外紧内松。”一位考生这样说。 …[详细]
替考的漏洞在哪儿?
“我认为,漏洞出在高考作弊的‘低风险,高收益’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李湘萍告诉记者。“以前无论是替考或是其他种种高考舞弊行为,大多是高风险的。而近年来出现的替考,多是在地方权力庇护之下出现,组织严密,风险下降,而利益又是可观的。名校的光环不仅给考生带来利益,而且还给当地官员的政绩‘添砖加瓦’。”李湘萍说。但是,惩戒力度却没有跟上。“我国目前没有《考试法》,只有《国家教育违规处理办法》。”李湘萍说,“违反规定”和“违反法律”力度相差很多。 …[详细]
“漏洞”,能堵住吗?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说:“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统筹解决。在民国时期,关于考试有立法院和考试院,考试由专门的考试院来管理,这种管理方法让考试更加专业化。目前我们的高考归口比较多,专业性不强,我觉得,越专业化,出现舞弊的可能性越小。”李湘萍则呼吁出台专门的《考试法》。“一些具体的违法违纪细节如何处罚,如有异议如何仲裁等,都缺乏法律依据。”同时,李湘萍认为,目前大学的严进宽出政策也给不少通过舞弊进入大学的学生“壮了胆”。“如果大学能加强质量把控,淘汰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也能给舞弊学生一定的威慑——即使进入大学也还是会被淘汰。” …[详细]

链接历年替考事件

 

1.今年,陕西省韩城市新城二中考点也发现了替考者。一名高考替考者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中被监考老师发现,被替考的考生习某某的父亲、韩城市公安局金城派出所所长习生林被免职。

 

2.今年高考前两天,山东省18名大学生打算到河南做高考“枪手”,还未动身,济南警方就出击,抓获了计划跨省组织高考舞弊的嫌疑人王某及其招募的18名大学生“枪手”。

 

3.2008年高考,天水市9个考点共发现舞弊考生31人,其中“移民+替考”考生15人,移民考生14人,替考考生2人。替考考生和移民考生均来自山东省阳谷县。这起案件中,5名参与高考舞弊的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31名公务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4.2007年,河南郸城、安徽省砀山都发生了严重的高考替考未遂案,其中砀山县有41名在校大学生被雇参加高考替考。

 

5.2006年,陕西省洋县高考发生替考事件,由个别教师出面组织部分高二优秀学生参加替考。

 

追问:有钱就能搞定一切?

 

网友“梅尼”:强大关系网络+重金疏通关系+名校学生代考,在貌似公平公正的高考中也能滋生出这样的利益链。特权和金钱践踏了社会公平,滋生了黑色交易。

 

网友“cici”:利益诱惑太大,导致有些人蠢蠢欲动。对找人替考的考生及其家长来讲,若能侥幸过关,前途是一片“光明”,对中介和替考人员而言,可从中获取相当利润。

 

网友“爱笑的眼睛”:马克思说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网友“张天蔚”:在风险收益比的盘算上,这些违法者似乎也安然无虞。呼之欲出了许多年的《国家教育考试法》至今没有颁布,而作为一份部门规章,现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考场舞弊行为也没有足够的处罚权限和力度。

 

网友“tianwei”:内无自我约束,外无法律惩罚,替考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有人受利益诱惑而积极参与,也就毫不足怪。

 

网友“嗳de涟漪”:身为人师,却昧着良心组织和破坏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种视制度为空谈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加强师德教育,让各级学校的教师都知廉耻、守师德,面对考场舞弊等违法现象,做到不纵恶、不失守。

 

 

 
精彩专题  
 
 关爱青少年眼健康
 聚焦毕业生“更难就业季”
 天津蓝印户口即将终结
 揭底中国车市最“黑”一环
 文章出轨恋上姚笛
 燕郊跨省上班族
 《来自星星的你》凭什么那么火
 网购有了“后悔权”